一是暖心就业,加大帮扶力度。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,组织各类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,开展“春风送温暖、就业送真情” 等线上线下招聘会150余场次,累计提供18万余个就业岗位;同时在线下人力资源市场、人力资源分市场和零工市场提供就业帮扶、职业介绍等服务,覆盖全市各乡(镇、街道),形成便民就业帮扶“服务圈”。加强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摸底排查和就业帮扶,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实行托底安置,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325人。
二是暖心社保,扩宽参保覆盖面。为逐步提高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覆盖面,该局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。一方面,在周末等节假日,选择热门商圈、人流量大的地方摆点宣传,面对面与群众解释政策,宣传社保制度优越性,确保宣传效果;另一方面,组织入社区、入企业、入乡镇开展宣传活动,扩大宣传覆盖面,同时在社区、企业及乡镇都放置了宣传手册,以便群众了解政策。通过群众口口相传,政策覆盖面也越来越广。对于外卖、快递、滴滴等新业态行业,工作人员采取逐个通知、点对点的方式,准备相关正反面案例,针对性宣传,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意愿。2024年,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累计参保7.8万人。
三是暖心人才,拓宽成长空间。针对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人员培训服务少、维权渠道窄、抗风险能力弱等不足,人社部门积极深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培训服务,拓宽新业态劳动者的成长空间。目前,共开设直播带货技巧、平台运营管理等电子商务师培训班4期,共培训120余人次。
四是暖心维权,加大调处力度。进一步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处理,建立了由人社协同7个部门(单位、企业)组成的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部门联动机制,共同推进劳动保障权益维护、服务保障等工作。目前,全市妥善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