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实施政策宣传行动,谱写就业“前奏曲”。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广泛宣传就业政策。线上利用“清镇就业”微信公众号、微信群等平台,及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和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让求职者随时随地了解就业动态。线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、乡村、企业、职业院校等场所,发放宣传资料、举办政策宣讲会,提高政策知晓率。2024年,共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,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154场次,达成就业意向8100余人,新增省外高校毕业生就业1700余人。
二是开展技能培训行动,弹好就业“协奏曲”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精准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。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,开设了焊工、电工、电子商务、智能制造、养老护理、家政服务等热门专业课程,邀请行业专家、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培训教师,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确保学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,今年共培训1600余人次。此外,还积极推行“订单式”培训,与企业签订培训协议,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,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。
三是千企万岗募集行动,唱响就业“进行曲”。 加大岗位开发力度,拓宽就业渠道。一方面积极与本地企业沟通协调,了解企业用工需求,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,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、岗位补贴、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扶持,提高企业积极性;另一方面加强与外地企业的劳务合作,组织劳务输出,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同时,与各部门协调,特别是林业、水务、交通等部门,2024年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325个,安置就业困难人员,目前全市城镇、乡村在岗就业困难人员932人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
四是推行服务保障行动,奏响就业“交响曲”。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,为求职者提供全方位、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;依托就业服务大厅开设求职登记、职业指导、岗位推荐、创业扶持等服务窗口,实行一站式服务;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帮扶,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台账,实行一对一帮扶,提供“1311”就业指导,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。此外,还通过持续实施“雁归兴贵”行动计划,优化办理流程,重点推行取消反担保门槛的“创帮贷”和“青鸟贷”,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扶持力度。2024年,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0笔,贷款金额10114万元,以创业带动就业。